你的位置:来钱快的偏门赚钱路子黑吃黑 > 新闻动态 > >合肥市包河区: 安康守护”暖人心 银龄服务让晚年生活有温度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合肥市包河区: 安康守护”暖人心 银龄服务让晚年生活有温度
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5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61

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

在合肥市包河区北涝圩社区,一个个带有爱心标识的“守护安康”回收桶,正悄然改写着社区老人的生活日常。这些静静立在老人家门口的容器,承载着社区用精细化治理编织的“幸福网”,让银发岁月里的安全感与温暖感触手可及。

从“民生需求”到“服务支点”:小安康桶里的大民生

回迁小区海棠苑、荣华苑的楼道间,银发身影日渐增多。社区党总支在走访中发现,对独居老人而言,处理日常废弃物这桩“小事”可能是体力难题;对空巢家庭来说,日复一日的寂静里,藏着无人倾听的孤独。“既要解决实际困难,更要焐热老人的心”,基于这份考量,“守护安康”项目应运而生——给小区重点老人配备专属回收桶,让上门收取废弃物成为观察生活、传递关怀的窗口。

从“大门紧闭”到“敞开心扉”:用真诚之心敲开幸福之门

项目启动之初,并非所有老人都能立刻接纳这份关怀。82岁的孟奶奶就是如此,子女在外地的她习惯了独来独往,面对上门的志愿者,总以“铁将军把门”回应。志愿者小陈第一次送桶时,只听到门内传来一句“放门口就行”;接连几日,安康桶虽被按时清空,门后的老人却始终不愿露面。

志愿者们没有退缩,转而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持续打动老人:每天准时送来干净空桶,默默取走废弃物,风雨无阻从不缺席。当了解到孟奶奶最牵挂外地读大学的孙子,他们辗转联系其子女,带回了孩子参加机器人比赛获奖的照片。那天清晨,小陈换桶时轻声说:“孟奶奶,您孙子得奖了,给您看看照片?”门缝后沉默片刻,门缓缓打开了。看着照片里孙子的笑脸,老人眼眶湿润,志愿者安静陪伴的身影,成了此刻最温暖的背景。

从“精准服务”到“幸福绽放”:立体档案里的“私人订制”

让服务直抵心坎,前提是“知老人所想,懂老人所需”。社区党总支带着网格员逐户走访,为每位老人建立“立体档案”:张奶奶有糖尿病,每周三测血糖的志愿者从不缺席;李大爷爱听黄梅戏,上门时总会多带一段新唱段;王家来老人盼着证明自己“还硬朗”,每次见到志愿者就开心汇报:“今天我自己倒了半桶垃圾,腿脚利索着呢!”

从“单一服务”到“幸福网络”:让关爱在邻里间流淌

如今在北涝圩社区,这只小小的安康桶早已超越了收纳功能:它是“听诊器”,捕捉着老人的健康信号;是“警报器”,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潜在风险;更是“链接器”,让邻里温情在每日互动中悄然传递。

目前,该项目已覆盖社区21名独居、空巢及行动不便老人,组建“海棠红”志愿服务队1支,吸纳志愿者22人,累计提供各类帮扶服务超50次。在这充满温度的社区里,“老有所安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每天准时响起的脚步声、记满心愿的服务台账、老人脸上舒展的笑容。这份稳稳的幸福,正扎根在社区的每个角落,绽放出温暖而持久的光芒。(胡晓松徐慧琴)



上一篇:升级鸿蒙后微信不畅? 这份指南助你解决所有困扰
下一篇:淮海战役风云里,毛主席一封电报,帮助粟裕破掉困局